對於一位「教育人」來說──生活無一處不是學校、無一句不是教材──無論是什麼樣的話語,都具有其力量,或許是正向的深遠影響力,也可能是負面的沉重壓力,都能藉此機會教育、反觀內省的重要時刻。

 

Eric現任職《鹽與胡椒》的品牌經理,在此之間以老師的身分,尋得教育人的使命,曾於《優兒親子教育集團》擔任感覺統合老師,更與朋友創辦共學團《樂學.樂斈》擔任共學老師;然而,「當老師、學教育」,並非一畢業就選定的志向,更是背叛求學階段的自己,走上仇人之路。

 

「我是一個被貼上標籤、被放置在邊緣的孩子;我討厭老師,我討厭體制,我討厭我自己,直到我認識什麼是『思考』。」

 

清楚聽見他說「我討厭老師」的當下,我感受到那讓人震驚的情緒。攝影:林彥廷

我討厭老師

四、五年前認識Eric,印象中他凡事細膩謹慎、具有敏銳觀察力,而且不輕易妥協,因採訪再續緣分,Eric依然保有年輕時的溫柔,不會把話講得很滿,也不會貿然地為事件下結論,然而談及過去的生命經驗時,卻直截了當地說:「我以前是超級討厭老師。我也是被貼標籤的那種小孩。我在體制內的教育,就是是屬於低成就的人。」當下聽見如此反差的直述告白,是非常震驚的。

 

他憶起小時候數學題算日期、時間的困境,不知道哪一個環節卡住,用笨方法也數不出答案,「我好笨、我好笨、我好笨」的聲音在內心咆哮,所有負面情緒糾纏在一起,加重無法忽視的挫敗感,延伸到生活中的許多面向,感覺自己無時無刻被捲入「低成就」的詛咒裡,養成了得過且過的思路迴圈──在面臨陌生挑戰時,趕快用最便捷的方法解決,才能武裝自己的挫敗感。

 

原來我從未思考過

直到Eric在新創餐飲品牌《覺旅咖啡》遇見創辦人Brendon之後,開始認識「思考」的重要性,重新面對陳年已久的標籤下,還有一個自己的本來模樣──不用任何成見和濾鏡的本來模樣──「那你是怎麼想的呢?你如何看待這件事?」是Brendon經常對公司夥伴的提問。

 

「那,Eric你怎麼想?」

 

面對一次次提問,Eric覺察自己的心路變化,從生氣和排斥的反應裡,驚見內心「沒有解答」的恐懼;再隨著和合作廠商、餐廳夥伴的互動中,慢慢地直視自己的「無言以對」,勇敢訓練自己「思考」。隨著《覺旅咖啡》開展陽光分店,擔當店經理一職,和夥伴們一同打造屬於創客和獨立工作者的場域。

 

日後回想這一段隨外境波動的日子,抽絲剝繭地尋找下一份工作的定位、以及適合什麼產業時,Eric能堅定地回答:「我腦子有一個非常清楚的意象,使命感真的很重要。」

 

「改變」並不簡單,不知是生過多少氣後,才能笑看「訓練思考」的經歷。攝影:林彥廷

 

使命感帶他正視創傷

 

「當一個品牌為在意的事,真的有付出實質行動,還會奮不顧身完成,這是真正打動我的:使命感。」

 

Eric初出畢業決定從台中來到資源豐富的台北,企圖練就操作品牌行銷的實戰戰績,在競爭激烈的媒體端打滾後,用自身碰撞的經驗,發現「所謂的『品牌』,不過是在看誰比較會創造外在形象、創造不必要的需求,然而這一切都是虛假的」,直到在《覺旅咖啡》的工作經驗重拾信心,才讓Eric不再以調侃的方式經營「品牌」,「因為我看見所有夥伴,都為在意的事,奮不顧身地去做,這樣的使命感讓我更認識自己想要的是什麼。」

 

當Eric切身經歷過「思考」的重要性、和「思考」帶給自己的好處時,才願意轉身面對自己過往的遭遇,開始關注曾帶給他無形創傷的教育領域。

 

「我希望從自己開始接觸教育,不要當一個只會批評大環境的旁觀者,我想從自己開始改變,至少要對得起自己。」

 

這並不是一個稀鬆平常的決定───願意用年輕的歲月和生命,回過頭來正視自己的創傷,並站在曾經被擊倒的地方,從個人的生活圈開始耕耘,找尋新的出路。

 

討厭老師的當老師了

Eric接續擔任感覺統合老師、和創辦共學團《樂學.樂斈》,接觸不同背景的孩子與家庭,不僅僅是認識體制外教學的新知識、更從科學的方法理解每一個生命遭遇的困難,更重要的是能和過去和解:師長錯誤的教學方法、自己也不喜歡的低成就感、和那些難以言喻的挫敗。

 

談話間,不時靦腆地稱讚自己,那是由心而發的自信。攝影:林彥廷

「如果小時候,有一個人可以跟我站在一起,告訴我『我可以理解你』,可能就不會這麼受傷。」

 

「剛當老師的時候,無法諒解求學時期對我學習錯誤對待的父母,後面越深入了解感覺統合的理論、大腦研究之後,有些事是連大人都不知道的奧秘。我深信他們已經做了那時最好的選擇,身為傳統客家人,不明白什麼是教養、也不知道怎麼教孩子,只會跟著模仿集體意識下的打罵教育。」

 

「我相信如果我爸媽有其他的方法,他們會選擇更好的方式,」Eric緩緩地分享,「對我來說,『理解』真的非常重要,無論是對小孩、還是大人,每個人都需要被理解。」

 

談話間,聽見Eric逐漸轉化自身創傷的經驗,到他成為能理解孩子的老師時,深切體認到,唯有在照顧好自己之後,自然而然就會付出關懷、無所求地服務他人。

 

.未完.請看下篇.

《帶著教育思維經營品牌(下):我們有沒有可能不一樣?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