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DGs台灣案例:實踐永續發展4企業

在全球關注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的今天,聯合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 SDGs)已成為國際間的重要指標和共同努力的方向。這些目標不僅是為了改善環境,也是為了促進社會和經濟的長期發展,更是台灣邁向永續未來的重要指引。面對氣候變遷、資源耗竭等嚴峻挑戰,台灣政府、企業和民間組織正通力合作,將 SDGs 的理念融入各領域的發展策略中。那麼,台灣的企業究竟如何參與 SDGs,並為下一代留下更美好的台灣呢?本文將帶你一起了解 SDGs 並分享SDGs 台灣案例

什麼是SDGs?SDGs 17 項目標概覽

什麼是SDGs?SDGs 17 項目標概覽

在探討可持續發展目標(SDGs)之前,我們需要了解這些目標的具體內容和涵蓋範圍。聯合國於 2015 年提出了 17 項 SDGs,旨在2030年前解決全球面臨的各種挑戰,從貧困、飢餓到氣候變遷和不平等問題。以下是 SDGs 的 17 項具體目標:
 

  1. 消除貧窮: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窮

  2. 零飢餓:消除飢餓,實現糧食安全,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

  3. 良好健康與福祉: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,促進各年齡段人群的福祉

  4. 優質教育: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,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

  5. 性別平等:實現性別平等,增強所有婦女和女童的權能

  6. 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:為所有人提供水和環境衛生並對其進行可持續管理

  7. 可負擔的清潔能源:確保人人獲得可負擔、可靠和可持續的現代能源

  8. 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:促進持久、包容和可持續經濟增長,促進充分的生產性就業和人人獲得體面工作

  9. 產業、創新和基礎設施:建造具備抵禦災害能力的基礎設施,促進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續工業化,推動創新

  10. 減少不平等:減少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不平等

  11. 永續城市和社區:建設包容、安全、有抵禦災害能力和可持續的城市和人類住區

  12.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:採用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

  13. 氣候行動:採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

  14. 水下生物: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和海洋資源以促進可持續發展

 

深入解析 SDG 12:負責任消費和生產

負責任消費和生產(SDG 12)旨在確保全球在生產和消費模式上採取永續和環保的方法。這一目標強調從資源開採到廢棄物管理的全過程都需謹慎對待,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。同時也提倡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合作,共同推動更環保、更高效的生產和消費習慣。

 

在企業層面,SDG 12 要求企業在產品設計、生產過程和供應鏈管理中融入永續發展理念,降低資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。例如,透過採用循環經濟模式,企業可以實現資源的再利用和循環使用,從而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和環境負荷。

 

在消費者層面,SDG 12 強調提升消費者的環保意識,鼓勵選擇環保產品和服務。這不僅包括減少一次性塑膠和浪費食物,還包括支持使用可持續來源的產品和積極參與回收計劃。消費者的選擇和行為改變,對於推動市場向永續發展方向轉變具有重要意義。

 

SDG 12「負責任消費和生產」與物外 YSTUDIO 的環保理念不謀而合,這個目標對於減少資源浪費、降低環境污染和應對氣候變化至關重要。物外 YSTUDIO 近年來致力於環保、永續材質的利用,推出了以海洋廢棄物製成的海洋永續鋼珠筆,以及以素食皮革製成的單筆套皮革置物盤等商品,未來也將持續以環保永續為目標設計產品,這正是實踐 SDG 12 的典範。
 

SDGs 台灣案例分享:來自台灣的故事

案例 1:綠色能源產業的崛起——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(TSMC)

台灣在發展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,第一個介紹的 SDGs 台灣案例是: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(TSMC)。台積電承諾於 2050 年實現 100% 使用再生能源。台積電積極投資太陽能和風能項目,並與多家能源供應商合作,建設大型太陽能發電廠和風力發電設施。這些措施不僅顯著降低了公司運營過程中的碳排放,也為台灣的電力供應增加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,有助於實現 SDG 7(可負擔的清潔能源)。同時,台積電的努力還大大推動了 SDG 13(氣候行動),展現了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責任和領導力。

 

案例 2:循環經濟在製造業的應用——遠東新世紀公司

台灣的塑膠回收產業在全球享有盛譽,成為循環經濟的典範。遠東新世紀公司在這方面表現尤為突出。該公司開發了將廢棄寶特瓶轉化為高品質紡織品的技術,不僅大幅減少了塑膠污染,還創造了新的經濟價值。遠東新世紀的創新不僅促進了廢棄物的再利用,還有效降低了製造業對原生資源的依賴,體現了 SDG 12(負責任消費和生產)的核心理念。這種技術的應用不僅有助於環境保護,還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經驗。
 

案例 3:社會企業推動共融社會——直接跟農夫買

台灣的社會企業蓬勃發展,成為推動共融社會的重要力量。「直接跟農夫買」平台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。該平台協助小農和消費者直接接觸,不僅幫助農民增加收入,也推廣了可持續發展的農業。「直接跟農夫買」不僅讓農民能夠以公平價格銷售農產品,減少了中間商賺取的利潤,還提升了消費者對農產品來源的透明度和信任度。這種模式成功實踐了 SDG 1(消除貧窮)、SDG 2(零飢餓)和 SDG 10(減少不平等),為構建共融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。透過這樣的平台,更多的農民得以擺脫貧困,消費者也能享受到更健康、更環保的食品。

 

案例 4:文具產業的永續創新:物外 YSTUDIO

台灣文具品牌「物外 YSTUDIO」在文具設計中融入 SDG 12(負責任消費和生產)的理念。利用海洋廢棄物製造鋼珠筆、以素食皮革製單筆套及皮革收納盤。

台灣文具品牌「物外 YSTUDIO」在文具設計中融入 SDG 12(負責任消費和生產)的理念。物外 YSTUDIO 利用海洋廢棄物製造鋼珠筆、以素食皮革製單筆套及皮革收納盤。這些創新不僅減少了廢棄物,也為材料賦予新的價值。物外 YSTUDIO 將資源的進行高效利用,同時透過產品設計向消費者傳遞環保理念,完美詮釋 SDG 12 中關於可持續生產和消費的核心思想,也向大眾展現「文具行業也能透過創新設計和材料應用」為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做出重要貢獻。

 

結論:共創永續未來,為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的台灣

實現 SDGs 是一項艱鉅的挑戰,目前已有許多 SDGs 台灣案例,證明了台灣在這方面的努力和成就,但仍需要政府、企業和民眾共同、持續努力推動。政府應繼續完善相關政策,為永續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。企業應將 SDGs 納入核心經營策略,在追求利潤的同時,也要承擔社會責任。而每個公民也應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永續理念,做出負責任的消費選擇。

 

創新和合作將是推動 SDGs 實現的關鍵。我們需要不斷開發新技術、新模式來應對永續發展的挑戰。同時,跨部門、跨領域的合作也至關重要,只有結合眾人的智慧和資源,才能真正實現 SDGs 的目標。

 

透過實踐 SDGs,台灣不僅能為全球永續發展做出貢獻,也能為下一代創造一個更加美好、更具韌性的家園。每一個 SDGs 台灣案例都值得效仿、學習,物外 YSTUDIO 也將與大家一起攜手前進,共同為台灣的永續未來而努力。


 

延伸閱讀 >>
海廢再生製品:讓海洋垃圾重獲新生、減少環境負擔,永續設計一舉多得

純素皮革缺點破解:易脫皮?不耐用?優缺點與常見迷思一次揭密

企業送禮怎麼挑?質感企業贈禮推薦,幫你送禮送入心坎裡

書寫的溫度:在數位的時代,以紙筆觸動情感、療癒溫暖人心吧